详细内容
呼吸系统疾病 据2006年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的统计数,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占第四位(13.1%),在农村占第三位(16.4%)。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人以及人口年龄老化等因素,使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高不下(4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肺结核发病率虽有所控制,但近年又有增高趋势。肺血栓栓塞症已经构成了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肺动脉高压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关注。肺部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及免疫低下性肺部感染等疾病发病率日渐增多。艾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虫肺炎。从2002年底以来,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暴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由于多发生于中青年,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又缺乏针对性的,因而引起了群众的恐慌,同时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在多个国家出现的人禽流感病死率超过60%。而禽流感病毒侵人体内主要的靶器官也是肺。这正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对中国人民健康危害仍是很大的,其防治任务艰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一种不可逆的慢性肺部疾病,包括两类:慢性(chronic bronchitis)及肺气肿(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多与肺部对有害的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 的特征性病变气流受限,是小气道病变(闭塞性细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患者中这两种原因所占的比例不同。COPD 的自然病程是可变的,且每个病人的病程都不一样。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特别是当病人持续暴露于有害环境时。COPD对病人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气流受限的程度,还取决于症状(特别是气促和活动能力的下降)的严重程度,全身效应以及有无合并症。
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这是呼吸系统发病机制之二:迷走神经兴奋过高,交感神经兴奋,把它们比喻为造反派和保皇派两种势力再合适不过了。任何气管炎大多是通过改变这两种势力而达到效果的。
改善酸性体质
人体的各细胞的功能活动都必须在一个适宜酸碱平衡环境中进行,正常人的酸碱度为PH=7.41呈弱碱性,老年人由于排酸功能减弱易成酸性体质。
长期处于紧张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或吃些过多酸性食物可导致内环境紊乱,代谢障碍可促成酸性体质。肥大细胞在酸性环境中,易破坏其稳定性而发生脱颗粒反应。 因此,呼吸系统病人应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加强自我调整减轻心理压力。呼吸系统疾病病人长期吸服离子中和体内的H+(H+带有正电荷,而离子带有负电荷可以和中和体内过多的H+),这是决定体内酸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可通过增强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的排酸保碱功能而改善酸性体质,有益于气管炎的。